垃圾分类需立法规范更需养成自觉习惯

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垃圾分类迈入新阶段,意味着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法定义务,具有某种强制性。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根本在于每一个人的遵规守矩。

垃圾分类需立法规范更需养成自觉习惯

近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专门就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强调要以这两件“关键小事”撬动基层治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建健康美丽家园。为督促法规更好落地,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已启动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将于5月至11月之间,对新条例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旨在切实推进垃圾分类法治化、规范化。

垃圾分类需立法规范更需养成自觉习惯

垃圾分类从立法规范到成为日常习惯,还有很多现实难题需要攻克。有效化解垃圾分类的难点、痛点,一些走在前列的社区、单位已经结合实际拿出具体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比如,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引入专业废品回收机构,在社区垃圾分类中把好头一关,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了居民,也减少了社区堆物堆料的情况。新条例实施后,物业将用好社区垃圾清运与资源回收两网并存的优势,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位居民的自觉行动;海淀北医社区安装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社区居民扔垃圾的同时可以卖废品,一套积分、打榜、兑奖的激励机制,固化居民的分类习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用卖废品撬动垃圾分类,社区里超过半数住户基本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为从源头抓好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怀柔庙城镇因地制宜打起了垃圾分类“组合拳”,除了新建垃圾投放收集驿站,还尝试“智能化”“积分制”等多种手段,有效引导村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提高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让村民逐渐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正确姿势”。

垃圾分类需立法规范更需养成自觉习惯

现如今,垃圾分类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新条例的要求,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执行规定,把严管真罚落到垃圾分类的每个环节,垃圾分类就能打破“理念认同,行动滞后”的怪圈,一环扣一环地跑起来,从时尚走向日常。大道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开启垃圾分类的新时代。

文/安有平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