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拍戏时居然自己研发了一套治理荒漠化的方案,让专家都惊叹爱豆研究中心



杨立新是个老戏骨了,1975年就进北京人艺,现在62岁了。他演了很多经典话剧,也拍了不少电视剧,《我爱我家》的贾志国大家最熟悉,前段时间《大江大河》的水书记也是他演的。他儿子杨玏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员。


《我爱我家》杨立新饰演贾志国


《大江大河》杨立新饰演水书记


杨立新与儿子杨玏




杨立新演了一辈子戏,有很多自己的感悟。他认为编剧、演员对角色背景要充分了解,观众才会信服你的表演,很多细节不能糊弄过去。现在很多影视剧没法看,正是因为细节太不讲究了,白领的戏从来不谈具体业务,程序员也不知道在开发什么软件,律师不分析案件,医生手术也不谈方案。内行的观众一看就知道编剧没做功课。这样的戏哪怕演员演技再好,也很难让观众相信这个角色。


杨立新接戏的时候就特别在意这一点,他拿到一个角色,首先得看这角色自己信不信,如果自己都不信,那再怎么演,也很难说服观众。他在人物杂志专访的时候就讲过一个事,他拍第一部电视剧《半边楼》的时候,演一个生物系的老师。这个剧本写的还算比较细,讲到他带着研究生去陕北采土样,然后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但杨立新觉得还不够,土样采回来具体研究什么呢?他搞不懂,就去问导演,导演也说不上来。这个事没搞明白,他在拍的过程中,心里就老是有个心结。


《半边楼》海报


《半边楼》剧照


在拍摄期间有一次坐火车,杨立新隔壁座位是两个医生,一路上在聊他们这么多年外科手术当中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讲的特别细致。比如有一个医生说,有一次做内科手术,病人的腹腔打开以后,一看里边全烂了,然后把烂东西掏出去,弄干净,塞上棉花,过了一段时间要把里面的东西再掏出来,结果打开一看居然长出新肉来了。杨立新虽然似懂非懂,但一路上听得津津有味,觉得特别真实,特别有意思。他当时心里想,拍戏就应该是这种感觉,细节要特别讲究,观众认为你真的懂,然后才会被带着走。


回到剧组,杨立新在一堆道具书中发现了一本《中国土壤学》,他就把书拿回去看了,里面有一章专门讲的是黄土高原,他看的特别仔细。看完后他去找导演,跟他说,我想明白了,黄土高原不是干旱吗,我在戏里演的是大学老师,那我的目的就是去寻找一种耐干旱、不怕阳光暴晒的地衣,就像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塔头草,咱们西北也有,那个东西表面跟铁皮一样硬,挥发量小,但到了雨季的时候可以大量吸水。


导演觉得这个想法说得通,于是《半边楼》中就加入了这些戏份,杨立新饰演的呼延东老师带着学生去找到这种地衣,他的计划是在黄土高原大面积撒播,在干旱的黄土地上形成浅层的水土保持,然后再植草,之后就可以种灌木、乔木,形成森林,保护水土。有了这些细节之后,人物的动机就成立了,他的一切行为就容易让人相信,角色就立得住了。


有意思的是20年之后,有一天朋友聚会,杨立新碰上一个人,是国家荒漠化治理委员会的研究员。他说您演过一个电视剧叫《半边楼》,杨立新说对,他说您那里面有一个治理荒漠的方法是从哪儿摘下来的,杨立新说我自己瞎编的,研究员说,啊?瞎编的,我现在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这几年,杨立新开始自己做导演,他对细节方面的要求还是非常高,比如3年前他导了一个话剧叫《牌坊》,讲的是手工匠人的故事。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建筑营造的知识。杨立新带着一帮演员去体验生活,那时候景山西门的大高玄殿刚好正在重新修缮,大家一起跟着看了高玄殿整个结构,重修的情况。之后又联系了故宫修缮处,除了舞台上的斗拱道具请他们帮忙做,主要的演员还跟着学习结构组装,学完之后演员自己就能把100多个部件拆散了以后重新又组装起来,而且很熟练。


杨立新展示《牌坊》舞台设计


话剧《牌坊》剧照




老一辈艺人对专业的追求的确很让人佩服,如今的很多新人演员,哪里还会去揣摩人物、揣摩剧本?很多艺人3个月的戏,真正在剧组的时间不超过20天,很多戏都是替身完成的,这怎么可能拍出好戏呢?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