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银幕“周总理”的演艺人生:前15年跑龙套,后25年演总理人民艺术家杂志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一片“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批判声中去世。王铁成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外待分配人员”唯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悼念活动。他坚信,历史总有一天会给总理一个正确的评价,将来在舞台或银幕上,一定会出现周总理的光辉形象。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扮演周总理的人会是跑了近20年龙套的自己。


缅怀总理,偷偷化装

为了寄托哀思,王铁成专门托人买了一张总理的标准像,放在床头。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眉眼之间与浓眉大眼的周总理有几分相像。


周总理照片


他专门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放得与周总理的照片一样大。他把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放到阳光下一看,发现两人的眉眼几乎重叠在一起,甚至觉得两个人的嘴巴都有点像。


后来王铁成参与话剧《枫树湾》的演出,每次演出前,他都会提早几个小时到后台化装间尝试着将自己化装成周总理。


王铁成在化装


因为事先研究了很久周总理的照片,加上中学时代的绘画基础,王铁成化起来得心应手。他觉得自己的眉毛还不够浓,就用黑色的毛条粘眉毛;周总理的外眼角向下,自己的外眼角朝上,就用笔把自己的眼角往下化;发型还不太像,他又根据周总理的发型整理头发。装化好了,王铁成问同事:“看我这样像谁?”有一个同事:“有点像周总理。”尽管只是“有点”像,王铁成还是激动坏了。以后,王铁成只要去跑龙套,就提前把自己化装成周总理。


后来王铁成回忆说:“说句实在话,当时出于什么心情,我也说不清,可能是给自己一个寄托吧。”在当时的环境下,王铁成无疑犯了大忌,领导好心提醒他:“领袖是不能随便模仿的,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王铁成只好回家偷偷琢磨,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揣摩周总理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日夜与君神交”。


话剧《转折》,观众痛哭

1977年,文化部组织编排话剧《转折》,讲的是1935年长征途中与错误路线做斗争的故事,这是第一次在全国性的舞台上出现周恩来的形象。然而,戏排出来了,却没人能扮演周总理。导演吴雪从全国范围内找来不少人试装,都不太满意,最后只能求助于各剧团领导和化装师。中国儿童剧院的化装师刘伯玲说:“我看王铁成好像还有点化装基础。”就是这一句话,使得王铁成迎来了珍贵的试装机会。


电影 《大河奔流》(1978)


因为王铁成多次研究过周总理的照片.也多次给自己化过装,试装过程异常顺利,王铁成正式成为话剧中周总理的扮演者,接着他开始了艰苦的排练。


从接戏到演出只有17天,王铁成便一刻不停地拼了17天,几乎很少睡觉。为了模仿总理的走路姿势,他在练功的大镜子前,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一天能走出20多公里。他一次次前往新闻电影制片厂观看周总理的纪录电影,一边记下总理的一言一行,一边偷偷翻录总理的讲话,回家后逐字逐句学习,归纳发音特点。


一次王铁成听完周总理的录音后,将自己模仿总理讲的话录了下来。恰巧来了两个听过周总理讲话的工作人员,他们听完了王铁成的录音后,对王铁成说:“这是总理的讲话,你就应该这么讲这么学。”接着,又来了一个经常与周总理在一起的秘书,他惊讶地说:“你在哪儿找到总理的讲话的?”


话剧《转折》剧照


王铁成仍记得在中国戏校排练场首演那天,当他迈步走上舞台,台下立即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小同志,刚才的冲锋号你吹得很响嘛……”“周总理”才只说了一句,剧场里便哭成一片,前排的观众坐在位子上身体前倾,后排的观众从过道涌到前排,只为能近些看“总理”。短短15分钟的戏,现场响起17次掌声。


《转折》的成功演出,成为王铁成演艺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王铁成41岁,在此之前,他已经跑了整整15年的龙套。


为《周恩来》,带病拍摄

此后,王铁成在《风雨下钟山》等10多部影片中成功演绎了周总理的形象,但他仍有一个愿望,拍一部由自己主演的,以周总理为中心的电影。


电影《风雨下钟山》(1982)


1989年7月,著名导演丁荫楠邀请王铁成在自己的新作《廖承志在追忆着》中客串一下周恩来,趁此机会,王铁成与丁荫楠谈起了合作拍摄电影《周恩来》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王铁成说:“你放心,我会减肥减到你满意的,我负责造型,你负责剧本。”


此时,王铁成已经55岁。


电影《周恩来》(1992)


为了贴近总理晚年患病后的消瘦模样,王铁成托人从香港买了减肥茶,坚持不吃主食,每顿饭都是一根黄瓜或一个西红柿。妻子心疼地说:“铁成,你身上都没有什么了,不能再不吃东西了,家里还有老有小呢!”王铁成却说:“我是要演周总理逝世前的样子,不瘦不像啊!” ,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八个月,减了十几公斤。


电影《周恩来》(1992)


拍摄时,剧组向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借来了总理生前穿过的最后一套呢子衣服。当王铁成披上衣服的那一刹那,那位曾经陪伴总理十多年的老党员惊呆了,忍不住泪水横流,抓住王铁成的手腕一声声地喊:“总理,总理。”


衣服问题解决了,场地也是个问题。当时剧组想到人民大会堂拍摄周总理最后一次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戏份,可人民大会堂管理方坚决不同意。直到他们见到了穿中山装的王铁成,管理方的处长立刻改变了态度:“你们拍吧,我们不收你钱了,请一定要把总理拍好!”


电影《周恩来》(1992)


演到晚年病重的周总理时,王铁成随剧组从湖南郴州赶往长沙,遭遇严重车祸,断了6根肋骨。王铁成甚至将此磨难当作上天的馈赠:“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病中拍片子,准像!他不顾自己的身体,绑着肋骨固定带,拍完了周总理生病住院直到去世的戏份。


据统计,有三亿观众观看了这部影片,王铁成也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同时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


电影《周恩来万隆之行》(2002)


2002年,拍完电影《周恩来万隆之行》后,66岁的王铁成宣布退出影坛:“周总理的大事基本都演完了,别的角色,我也不想接,那会破坏我在观众心中塑造的周恩来形象。” 他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绚烂之后,悄然归去。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